第二十八回 华夏铁骑(2 / 2)

加入书签

只有十几个倒霉的,被箭射中了手、脚、膝盖这些环甲无法覆盖的地方,受伤退出了冲锋。

其他华夏铁骑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冲刺速度,冲进了契丹甲骑兵的阵中,半点没有受到刚刚那轮箭雨的影响。

契丹的甲骑兵见状,只得抽出腰间的长刀,迎着华夏铁骑的骑枪冲了过来。

张清、董平、索超三人手中的精钢骑枪,就和契丹甲骑领头的两员番将,碰撞在了一起。

战场上的空气,瞬间变得炽烈起来。

两只骑兵的冲撞,就好像两只大铁毡碰撞在一起,恐怖的冲撞力,让无数契丹甲骑瞬间从马上飞了出去。

至于那番将弟兄两个,还不等举起自己手中长枪,就被梁山三员大将背后,伸出的无数只骑枪刺穿了身体。

他们个人的勇武,在这如同潮水、海啸般的冲锋下,就如同一朵脆弱的樱花,顷刻间便消失在马蹄之下。

可怜那耶律国珍、国宝,也是两员虎将,此时也被无数马蹄,踩入了泥土之中。

至于这两人身后的契丹甲骑,也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在辽国契丹骑兵也是身披披铁甲,战马亦披铁甲或皮甲的,并且常常是:“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

所以才有契丹甲骑精锐的称号。

但因为辽国的冶炼技术和制造工艺都相对落后,他们的甲骑穿着的,往往都是铁甲。

为了预防战马无法承托过于沉重的甲胄,这些铁甲往往被工匠反复捶打,做的非常薄。

按照据《宋史》记载,契丹甲骑一袭完整的战马铁甲具装,仅重约70-80斤。

这样的铁甲,也就能在远处防御一下箭矢,但在华夏铁骑的精钢骑枪面前,当真便和一张薄纸片没有分别。

而华夏铁骑呢,战略模板经过转化之后,无比奢侈的,给他们全都配上了一副精钢的环甲。

这种环甲极为轻便,只有契丹甲骑铁甲一半重量不说;其防御力还极高,三层契丹铁甲穿在一起,都未必能有一副环甲坚固。

在古代往往只有统军的大将,才能得到一两副这样的精钢环甲,而且常常还当做传家宝,流传给子孙反复使用。

徐宁当年就是因为家中这样一副宝甲,被鼓上蚤时迁偷了,才被汤隆一路诓上了梁山。

如今华夏铁骑却人人都有一身这样的宝甲。

契丹甲骑往日遇到宋军时,靠着一身铁甲,和悍不畏死的冲锋,往往所向披靡。

但如今他们遇到了华夏铁骑,却突然变成了脆弱的草芥一般,被5000华夏铁骑撞的七零八落。

无数契丹甲骑兵,被精钢骑枪撞飞了出去,摔在地上,被战马踩死。

还有更多的甲骑,被华夏铁骑手中的钢枪,挑破了喉咙,倒在马上便死了。

但契丹甲骑们手中的长刀,砍在华夏铁骑的身上,却没有任何作用。

这让这些苍狼的儿子,全都绝望的在马上哭喊了起来。

可惜汹涌的马蹄、马叫声,掩盖了他们的嘶号和哀鸣声。

当年耶律阿保机率领着契丹的甲骑兵们,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

在大辽王朝最强盛时,这些精锐的甲骑,用他们手中的弓箭和长刀,雄霸了中国北方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真可谓“气吞万里如虎”。

可如今,等华夏铁骑扬起的烟尘散去之后,留下的却只有满地的契丹甲骑的尸体。

无数无主战马,在血腥的疆场上,凄厉的哀鸣着,想要把主人从地上拉起,得到的却只有满嘴的鲜血而已。

契丹甲骑尚且被华夏铁骑如此蹂躏,那3万多辽国步军,哪里还敢又抵挡的勇气。

这些汉人壮丁组成的京州军,如今见到契丹“主子”们,此时都死得干干净净,全都吓得东西乱窜,不过一时三刻,就跑得个干净。

跑不掉的那些,也撂了手中的兵刃,跪地求饶起来。

浩浩荡荡3万5千辽国援兵,竟在这不到半个时辰里,便被杀得烟消云散。

华夏铁骑两次出战,皆是迎击最精锐的契丹甲骑,全都大获全胜。

林冲带着2000铁骑出战时,还只杀散了1200余契丹甲骑。

张清三人统领着5000铁骑,却实打实杀死杀伤了5000契丹甲骑,俘虏1万京州军,杀死杀散2万京州军。

这般战斗力,当真可谓冠绝天下了,称得上千古强军。

至于这华夏铁骑,到底是何等模样,有诗为证:

摽枪锋利,就鞍边微露寒光;环甲团圞,向马上时闻响震。

鞍边拴系,无非是辽国战马;马上擎抬,尽是些契丹人头。

张清等三员大将见得了如此大胜,也不再追赶那些残兵败将。

只教手下军士们,收束了投降的京州军,带上缴获的战马,重返檀州南门,向彭毅诚禀告此战的结果去了。

就在华夏铁骑,碾压辽国援军的时候,南门的攻城战,却才刚刚开始。

檀州城里的辽国将士万万想不到,他们将即将经历怎样一场,华夏大地上从未出现过的惨烈攻城之战。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