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烫手(1 / 1)
胤祉站在胤褆面前时,面色惨白,眼里全是仓惶。
那样受惊吓的小可怜模样,一点儿不像在宫里爱作妖又清高的三阿哥。
胤褆皱眉打量着他:“你是皇阿哥,能做出什么事让我来救?”
大福晋拍拍胤褆的手,她嫁进皇家多年,和胤祉几个小阿哥相处过很久一段日子。
就连和胤褆不对付的胤礽,对大福晋这位长嫂也是多加赞誉。
“三弟气喘吁吁的,是跑急了吧?快坐下歇歇,再喝点儿水。等缓好了再细细的给你大哥说说。”大福晋贤惠大方道。
胤祉连忙向她作揖:“多谢大嫂,弟弟想和大哥说些事儿,请您屏退外面的奴才。”
胤祉弯下腰时,胤褆眼尖的看到他脖颈出的红印。
那是他和后院妾室玩闹时,也会留下的暧昧痕迹。
他头顶忽然仿若有一阵天雷降下,让他脑袋直炸、魂魄不稳。
“福晋,你先回去吧,过会儿我再去你院子里看闺女。”胤褆恶狠狠的瞪了胤祉一眼,对大福晋温和道。
大福晋不明就里,却顺从的把屋子留给兄弟二人。
大福晋一走,胤祉立马绷不住了。
“大哥,我在外面养外室的事,被皇阿玛知道了。”胤祉六神无主,他母族不显,只能来投靠大阿哥。
胤褆不为所动,面无表情的凝视着他。
三阿哥一张脸长的秀气,皇家养出的贵气,以及一身好皮肤,比女子看起来还精致。
还有那通体的书卷气,即便不是皇家人,也是百女求嫁的好容貌。
这样的好资本,偏偏好色到没脑子,胤褆当真是不理解。
“我知道。”胤褆长时间不说话,吓的胤祉的眼睛又开始红了。
“大哥知道?是谁透露了这消息,我定要小命来抵。大哥,你不知道小李佳氏死的多惨,她是被活活用白绫勒死的啊。”胤祉想到这,忍不住摸着他自己的脖子。
十三岁的少年郎,你让他如何沉静内敛的面对那样的事。
“你到现在怕的还只是李佳氏之死吗?”胤褆一眼看透了胤祉,决口不提是谁捅破此事。
胤祉吞咽一口口水,忐忑不安道:“虽然养外室不合规矩,但皇阿玛万不会因为此事降罪于我吧。”
“若当真无事,何至于要了小李佳氏的命?”胤褆反问。
“大哥,不论如何,您得救救我啊。额娘已经被皇阿玛禁足,我再出事让额娘可怎么办。小李佳氏不曾给我生有子嗣,这事掩盖好了,可以当什么都没有发生的。”胤祉迅速道。
胤褆为他这样的薄情所不耻,眨眼前还痛哭小李佳氏死的惨,现在便想将此事彻底掩埋,当做不曾发生。
“皇阿玛赐死李佳氏,一是因为你大婚在即,却私自在外养外室。你后院格格、通房共有八人,还不包括侍候你的宫女。这些人原是你自个儿挑的,还不够让你满足吗?”胤褆责问道。
胤祉不以为意:“皇阿哥三宫六院嫔妃无数,除了宫里有名分的,还有行宫里养的民间女子。我是他的儿子,多几个妾室怎么了。”
“就是大婚在即,我不该在外边做这样的事,不给董鄂氏该有的尊重。”说到这儿,胤祉恍然大悟:“大哥,这事是不是董鄂氏的人去告发的?”
胤褆恨不得反手给他一巴掌:“若真是董鄂氏的人瞧见了,你以为现在还能到我这儿来?”
心里说着不怵董鄂氏,胤祉还是松了口气:“那董鄂氏不知道此事,为何不能当做不曾发生?”
“你听我说完。方才只是其一,其二便是你借太子之名,当初在宫中和小李佳氏处有私情。”胤褆说出康熙真正动怒的原因。
凡是触及到太子的名声,康熙宁愿错杀一千,也不允许太子的名声受到半点儿损伤。
胤祉嗫喏的低下头,不再雄赳赳气昂昂的替自己辩解。
“大哥,你说皇阿玛会对我怎么样?”胤祉真的怕了。
“现在跟我去宫里,给皇阿玛请罪吧。”胤褆道。
胤祉毫无反抗之力的被胤褆拎到了宫里,得到消息的康熙早等着他们。
胤祉见到板着脸的康熙,腿一软,没出息的给跪下了。
胤褆避嫌的站到一边:“皇阿玛,儿子把三弟给带过来了。他年幼无知,但好在知道错了。”
“是啊,皇阿玛,儿子知道错了。儿子不该再去见小李佳氏,儿子再也不敢了。”胤祉认错的麻利,毫不拖泥带水。
他双眼红通通,像一只无害的兔子。
康熙在胤祉期盼的眼神下,摇摇头:“你是朕的儿子,大清的皇子,应当有能庇护万民、治理大清的能力。纵然太子是大清未来的主人,但你们是他的兄弟,是他的臂膀,是要替他分忧的。”
胤褆精神奕奕的眼神,晦暗下去。
太子真是无处不在!
“儿子知道,儿子以后定改过自新,好好做事。”胤祉不敢说一句不。
他最怕康熙对他喊打喊杀,或者牵连到不受宠的荣妃身上。
现在见康熙情绪平静,他抖成筛子的身子终于不抖了。
“这句话,你在两个月前说过。许是马佳氏没有教好你,过于溺爱你了。你先跟着胤褆一个月,每天随他出门,好好磨磨性子。爱新觉罗的男儿,不该没有担当,只知贪花好色。”康熙对每个儿子都保有极大的寄望。
胤祉还小,他愿意给他时间、给他机会去成长。
胤褆却慌神了,虽说长兄为父,但不代表他愿意给不听话的弟弟当爹当娘的。
更何况胤祉不是同胞兄弟,他有那样的时间不去拉拢朝臣,何必用来浪费。
骑马难下的胤褆,嘴中苦涩,没法儿拒绝。
他期翼的望向胤祉,希望他能继续熊一回,拒了康熙的话。
“儿子谨遵皇阿玛之命。”
可惜胤祉很没骨气的应下了,没有半点儿反抗。
胤褆满目绝望,他挣扎的说了句:“皇阿玛,三弟文采不凡,擅长文治,不如跟着太子更好。太子的才学是众所周知的,朝中文臣无一不推崇,这样对三弟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