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霸王再生(2)(1 / 1)

加入书签

第28章 霸王再生(2)

扬州地区叛匪首领郑宝打算裹胁百姓到长江以南,他认为淮南人刘晔出身皇族,本人名望又高,准备劫持刘晔,以刘晔的名义来发动此事,刘晔对此很忧虑。正好曹操派遣使者到扬州来调查此事,刘晔就邀请使者同自己一道回家。郑宝前来拜见使者,刘晔留他参加宴会。在宴会上,刘晔亲手用刀杀死郑宝,砍下他的头颅(刘晔这人,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都很熟悉吧,造投石车的那个书生,没想到这书生杀人还有一手!而且以我观之,刘晔之谋不在贾诩、郭嘉之下,只因为他是汉室宗亲,后来曹操不待见他,使他没有发挥的余地,就像后来的明哲保身的贾诩一样!)。然后,拿着郑宝的人头,命令郑宝的部下:“曹公有命令,胆敢不服从命令的,与郑宝同罪。”郑宝部下有数千人,都被镇服,推举刘晔作首领。刘晔把这数千人交给庐江郡太守刘勋,刘勋很奇怪,询问原因。刘晔说:“郑宝军中没有纪律,部众向来靠抢掠百姓取利。我一向没有资才,而又要对他们进行整编,必然会引起怨恨,局面难以持久,所以把这些人交给您管辖。”刘勋因为收容袁术的部属太多,粮草供应不上(袁术一死,手下人都去投刘勋,为什么?吃饭去!),就派遣堂弟刘偕向上缭的宗党首领们征集粮草。上缭宗党首领们未能满足刘偕的要求,刘偕就通知刘勋,请他派兵进行袭击。

孙策对刘勋的强大势力颇为忌惮,假装言辞谦卑地对刘勋表示顺服,给了刘勋很多金银布帛,诱骗他去攻打上缭的宗党!刘勋大喜,他的部下们也都一致向他祝贺,只有刘晔对他说:“上缭虽小,但城堡坚固,壕沟深广,易守难攻,不会在十天之内攻克。大军被困在坚城之下而后方空虚,如果孙策乘虚袭击我们,后方便难于自守。这样,则将军进不能攻陷敌城,退又无家可归。因此,如果大军一定要出,灾祸今天就会到来。”刘勋不听,于是讨伐上缭。大军到达海昏,宗党首领听到风声,全都赶快逃跑,只留下空城,刘勋什么也没有抢到。这时,孙策率兵向西进攻黄祖,走到石城,听说刘勋在海昏,就分派堂兄孙贲、孙辅率领八千人驻在彭泽,自己与兼任江夏郡太守的周瑜率领二万人袭击刘勋的根据地皖城,攻克该城,俘虏了袁术与刘勋的家眷以及部曲三万余人。孙策上表推荐汝南人李术担任庐江郡太守,拨给他三千士兵,守卫皖城,把其余被俘的人都东迁到自己控制的吴郡。刘勋率军返回,到达彭泽,受到孙贲、孙辅的截击,大败。刘勋退守流沂,向黄祖求救,黄祖派儿子黄射率五千水军来援助刘勋。孙策再次前来进攻刘勋,刘勋大败,向北投奔曹操,黄射也逃走了。

孙策收编了刘勋部下的士兵二千余人,俘获了一千艘船只,乘势进攻黄祖。十二月,辛亥(初八),孙策进军到沙羡,刘表派遗遣侄子刘虎与大将南阳人韩,率领五千名手持长矛的士兵来救黄祖。甲寅(十一日),两军会战,孙策大败敌军,斩杀韩。黄祖只身脱逃,黄祖的家眷及战船六千艘被孙策俘获,黄祖部下士兵被杀死及淹死的有数万人。

刘繇逃到豫章的时候,太史慈带兵逃到了芫湖山,孙策收服祖郎后又进军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攻讨太史慈,将他生擒。孙策又用劝降祖郎的办法劝降了太史慈。

孙策平定泾县不久,扬州牧刘繇在豫章去世了。他虽然被孙策打败,但部下还有万余人,于是部众就打算推举豫章太守华歆为首领。华歆认为“因时擅命,非人臣所宜”,所以坚决不受,这事就一拖拖了几个月!(《资治通鉴》原文,这话说得多冠冕堂皇啊,其实华歆多聪明啊,他心里像明镜似的,刘繇在的时候兵强马壮尚且不是孙策对手,何况现在就剩些老弱残兵,怎能与孙策为敌,我华歆可没那么傻,跳出来给孙策砍!)

孙策得到消息后,即刻命令太史慈前去安抚,他对太史慈说:“刘州牧以前责备我为袁术进攻庐江。当时,我父亲遗留下的数千精兵都在袁术那里,我志在建立大业,怎么能不向他屈意低头而索求我父亲的旧部呢!后来袁术不遵守臣节,不听从劝谏,大丈夫以道义相交,但有大的变动时,也不能不分离,我当初投靠袁术及后来与他断交的经过,就是这样。只恨不能在刘州牧活着的时候向他解释清楚。如今,刘州牧的儿子在豫章,你去看望一下,并把我的意思宣告给他的部曲,他们乐意来的就随你一同来,不乐意的也加以安抚,并观察一下华歆治理郡务的能力怎样。你需要带多少兵去,可以自作决定。”太史慈说:“我曾犯下不可宽怒的重罪,将军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气量,我应当以死报答将军的恩德。如今双方并没有交战,不宜多带人马,率领数十人足够了。”孙策左右的人都说:“太史慈一定会向北逃走,不再回来。”(你当太史慈傻呀,好好的官不当,再说刘繇都嗝屁了,他能逃哪去啊!)孙策说:“太史慈如果舍弃我,还会再追随谁?”(只这一句话,就能说明比他左右的人不是高一点两点,不知这里《资治通鉴》提到左右之人到底指谁?)孙策在昌门为太史慈饯行,握住太史慈的手腕道别说:“什么时候能回来?”太史慈回答说:“不过六十天。”太史慈走后,大家仍议论纷纷,认为派他去是失策。孙策说:“你们不要再说,我已考虑周详。太史慈虽然为人勇猛、胆识过人,但不是一个反复之人。他以道义为重,一诺千金,一旦视作知已,生死不会相负。你们不要担忧。”太史慈果然如期返回,对孙策说:“华歆品德高尚,但没有别的谋略,只能自保而已。另外,丹杨人僮芝擅自占领庐陵,番阳地方势力首领别立宗部,声称:“我们已在海昏、上缭另立郡府,不接受豫章郡的命令。”而华歆只能干瞪眼而已。”孙策拍手大笑,于是有了兼并豫章郡的想法。

孙策统领大军准备进攻豫章,驻军椒丘,他派虞翻去劝降华歆,华歆是什么人,虞翻一去,一拍即合,第二天一早,就降了孙策,孙策尊华歆为上宾。

孙策分豫章郡,另立庐陵郡,委任孙贲为豫章郡太守,孙辅为庐陵郡太守,恰好占据庐陵的僮芝有病(僮芝趁乱占据了庐陵),孙辅就进军攻取庐陵,留周瑜镇守巴丘。

孙策攻克皖城时,安抚照顾袁术的妻子家小;等到他进入豫章,又运送刘繇的棺柩,厚待刘繇的家属。士大夫因此而称赞孙策。

当初,吴郡太守、会稽人盛宪曾推荐高岱为孝廉,许贡来接管吴郡,高岱就把盛宪藏在营帅许昭家中避难。乌程人邹佗、钱铜以及嘉兴人王晟等,每人都拥有部众一万余人或数千人,不肯归附孙策。这时,孙策进军讨伐,将他们全部击破,就又挥军进讨严白虎(严白虎是占据吴郡的山贼,玩过三国11的应该都知道)。严白虎战败,逃到余杭,投奔许昭。孙策部将程普请求进击许昭,孙策说:“许昭对过去的长官有义,对老朋友有诚,这正是大丈夫应有的志气。”于是,没有进军去逼迫许昭。

广陵太守陈登把郡府设在射阳,孙策向西攻击黄祖,陈登引诱严白虎的余党,准备在孙策后方起事。孙策率军回击陈登,先驻在丹徒,等待运输粮草。当初,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家奴和门客藏在民间,打算为许贡报仇。孙策性喜打猎,经常在外追赶野兽,他骑的一匹骏马速度极快,卫士们的马根本追不上。孙策乘马驱驰时,突然遇到许贡的三个门客,他们用箭射中孙策面颊,后面的卫士骑马随即将门客全部刺杀。孙策受伤很重,召唤张昭等人,对他们说:“中原正在大乱,以吴、越的人力,据守三江险要,足以坐观成败。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把孙权叫来,把印绶给孙权佩上,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四月,丙午(初四),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孙策之死,是东吴之不幸,曹操之大幸!孙策死的时候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丙午(初四),而就在不久之后,曹袁官渡之战爆发了!陈寿的《三国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安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虽然这段话没说具体日期,但可以肯定孙策有偷袭许都这个想法肯定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一月至其遇袭之前,如果当时孙策没遇袭,那可能三国历史就有可能改写啊!我们现在看看地图就知道,袁绍在北,曹操在南,孙策在曹操之南,如果孙策趁曹袁大战时大举偷袭曹操,那曹操就面临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而当时袁绍的实力又比曹操强,那可以说曹操是九死一生!

而我在《三国志》郭嘉传中又注意到有这么一段描述:“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我想不管郭嘉有多神,他也不会算出孙策在官渡之战刚开战时就会被人刺杀吧,万一孙策晚个两年被人刺杀,那他在曹袁打得难分难解时给曹操背后来个这么一下,那曹操不就完蛋了嘛!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孙策的死与曹操不无关系,有可能刺杀孙策的那三个刺客就是曹操派人冒充许贡的门客假扮的!

孙策死后,东吴就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其第孙权虽然也是一代英主,但正如孙策所说的:“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是一个合格的保家之主,但论开疆拓土的能力,确实与孙策还有不小的差距!

孙权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封其子孙绍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孙绍死后,其子孙奉在孙皓时代被孙皓以传言孙奉可立为皇帝的罪名诛杀!

孙策的功绩相信也就不用我在多说了,其人品也是值得称道的。你看他攻克皖城时,安抚照顾袁术的妻子家小;等到他进入豫章,又运送刘繇的棺柩,厚待刘繇的家属。还有他对待差点要把他杀死的祖郎,对太史慈的信任,以及死后传位于孙权(虽然当时孙绍还小,但如果孙策坚持要立孙绍为东吴之主,有受他知遇之恩的张昭与铁哥们周瑜的支持,也不是不可能)等等,都能看出他除了有像霸王一样的武功外,还有像后世圣祖康熙爷那样的文治,只可惜英年早逝!

孙权称帝后,追谥其为长沙桓王,我觉得此事欠妥,孙权的位子是其哥传给他的,你都当了皇帝了,还追谥了你老爸孙坚为武烈皇帝,你追谥你哥为皇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啊(没你哥你能当这皇帝嘛!),干嘛非要爬你哥头上去!所以我对陈寿在《三国志》中把孙坚、孙策列为一转并且排在孙权传之前是非常赞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