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顶尖的吃货(2 / 2)

加入书签

“虽说东坡居士的诗里,有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民间也有说法,道是蒌蒿,也就是柳蒿芽能解河豚的毒,同煮能够去除毒性,但到底怎么个去除,其实没人说得好。所以这话听听就行,别当真。真的吃死了,那可是神仙也救不回来。”

老咸鱼没想到张寿一个北方人,还真的能就河豚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虽说他刚刚只是随口说说吓唬人,但到底有些讪讪的,心里却忍不住想,这位国子博士好像对吃的太有研究了。

等到看见朱莹笑吟吟地拆了一块鱼腹肉细嚼慢咽,一面品尝还一面满意地称赞味道不错,他这才眉开眼笑。

人多鱼少,再加上老咸鱼炮制烤鱼的这手功夫确实不错,因此不过一会儿,香喷喷热腾腾的烤鱼就被众人分食一空。

虽说不过是简单的盐和辣椒调味,鱼肉腌制时间不够而导致不那么入味,但难得换一种吃法,众人虽还不至于吮指回味这么夸张,但最怕鱼刺的朱莹一个人就消灭掉了所有鱼腹肉,还是从侧面肯定了老咸鱼的技术。

因为张寿没提,朱莹又吃得津津有味,朱宏和朱宜两人直到吃完,都没想起没有给阿六留一点。于是,等到阿六回来,看到他的坐骑边上竟是挂着两只野鸡时,朱莹立刻想起了这档子事,懊恼没给阿六留一点。

可让她完全没想到的是,阿六斜睨一眼得意忘形的老咸鱼,突然呵呵笑了一声。

“不就是烤鱼吗?我吃过……少爷做的。”

老咸鱼差点没被他这轻描淡写的语气呛着,瞅了一眼气定神闲的张寿,他就悻悻说道:“张博士确实好手艺,没想到这种烟熏火烤的手艺也会,这还给人活路不?”

张寿笑着说说:“我这烤鱼和你这做法不同,这种荒郊野地却做不成。单纯腌制火烤,实在是太干,把鱼在火上烤过之后,然后在底下铺好藕片青瓜片之类的各种配菜——哦,土豆片应该也可以,然后淋上酱汁,加上你那辣椒更妙,用铁盘盛了放在炭火上再继续烧煮……”

说到这里,张寿顿了一顿,见老咸鱼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他就笑道:“这样的炭火烤鱼,酱汁入味,配菜鲜美,比你现在这样野地里的烤鱼更多几分风味。唔,我从前在家时,偶尔也做来吃,阿六这小子嘴刁,他最喜欢没骨头的黑鱼,不是黑鱼的话,他根本不吃。”

其实,江团、鳜鱼、黑鱼……好些刺少肥美的鱼都是烤鱼的上好材料。而在融水村这样的地方,找一条黑鱼或者鳜鱼,实在要费老鼻子劲。因为无论黑鱼或是鳜鱼,全都是食物链中的上层,那在水中也算是凶猛的掠食动物!

朱莹听得眼睛亮闪闪的,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阿寿,怪不得你能做一手好菜……就连烤鱼你都能琢磨出这么多名堂来,你真是顶尖的吃货!”

朱宏和朱宜不禁目瞪口呆。大小姐这说法……实在是太露骨了吧?会不会惹得准姑爷不高兴?哪个男人愿意别人叫自己吃货?

心里非常赞同朱莹这个评价,老咸鱼还特地偷瞥了张寿一眼,然而却没看到自己猜测的翻脸怒景象,反而看到张寿不以为意地哈哈大笑:“多谢莹莹你这夸奖。民以食为天,我这个人没别的爱好,就是好口腹之欲!君子远庖厨,对我来说,那可做不到!”

虽然自己的手艺被阿六嫌弃了,但再次启程上路时,老咸鱼心底那少许一点点懊丧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张寿坦然自若地承认自己是吃货,他心底一直悬着的大石头终于稍稍落下了一点——因为这证明张寿能够将他那些食材随手搭配,做出他根本没想到的美味佳肴,那应该是因为吃货的天赋使然。至于太祖皇帝的手稿,当然也挥了一定作用。

所以,从阿六到朱二和他的接触,冼云河的起事,应该是纯属一大堆巧合全都凑在了一起,不会有其他缘故。

当众人来到马骝山下时,已经快申时了。毕竟,一顿饭吃了不少时间,再加上一路不少地方风光不错,张寿也就乐得陪朱莹驻马观赏片刻,不知不觉就晚了。即便是在这种时候,山道上依旧可见三三两两的乡民,用老咸鱼的话来说,山中那座望海寺香火鼎盛。

见天色还早,朱莹忍不住开口说道:“听说马骝山里有不少密道,这次来,我非得见识见识不可!”

“咦,大小姐连这个也听说了?”老咸鱼顿时有些诧异,随即就赔笑道,“这据说是当年战国的时候,齐国防御燕赵时挖的,说是柳亭亭障,也算是马骝山一景。只不过,这地道错综复杂,地图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去了,从前还有小孩儿走失其中,所以不太有人去。”

没等朱莹继续这个话题,他就赶紧打哈哈道:“我那菜园子,就在山东面,望海寺下头的一个田庄。太祖皇帝不许佛寺道观占有百亩以上的土地,不过望海寺僧人当年抵御那些逃到东面海上那些小岛的山东匪寇有功,倒是得了一大片盐田和这附近四百亩地。”

“我一个把兄弟家人都死了,一气之下就在寺中出家。他武艺不错,在寺中无人敢惹,就抢了田庄管事僧的职司,每年上交个几百石米,几百担菜,其他的没人管他。他养着十几个棍棒使得好的徒弟,我这菜园子托庇于他,当然不怕有人觊觎。”

骗鬼呢!

张寿和朱莹交换了一个眼色,心里不约而同都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随即,两人就听到阿六那平淡的声音:“能养得起棍僧?这是望海寺,还是少林寺?”

老咸鱼却没生气,反而笑呵呵地说:“倒叫小哥猜中了,我那把兄弟,就是少林出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