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浓雾中的暗战下(2 / 2)
大雾中观测不了着弹点,目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军的火控雷达也是无法满足这点逆天的要求的,库尔特中将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干脆选择了绕过这个问题——直接拉近距离用平直弹道射击,增大敌舰的弹道垂直截面积,然后用高变速的航速和迎风角度来降低敌舰对自己的命中率——这样的话,前述的三点视线遮蔽情况下的炮击难点,自己可以解决其中辆点,回避第三点;而英国人虽然在自己回避第三点的时候也间接地一视同仁地回避掉了这一点,自己却可以利用航行速度和计算速度的优势逼得敌人直面前两点英国人目前的技术解决不了的难点。
一言以蔽之,库尔特中将的战术精确选择了一条发挥全部自己可发挥技术优势,而逼得自己的敌人不得不面对这几点经过自己“产品性能差异化分析”得出的“卖点”。
当然,也许这个年代的英国人甚至米国人都还不知道“性能差异化分析”这一营销学上的概念吧。在信息没有爆炸、科技研发没有出现大量重复、山寨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之前,这个概念本来就没有被烘托和提出,但是对于后世来人的维勒安蒙斯克殿下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理念的——至少在他交办的项目研发中,已经一再要求佩内明德基地的科技人员们放下身段,“走向市场”,把自己的新发明的发挥对抗手段用大兼容性的实景对比测试总结出来。
“技术情报局的人整理出来的新装备使用分析还真是不错啊。有时候真是诧异那些从来不上战场的人,怎么就能想出那么多让新武器被高效使用的方法细节呢。”,着那个4000码外的、标志着又一艘英国轻巡洋舰的光点雷达屏幕上淡出消失后,心情畅快莫名的库尔特中将越发的意气风发,似乎英国战列舰那些落点渐渐变近的4寸穿甲弹也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了,“那两艘‘乔治五世级’和我们的距离已经接近了万码了吧?立刻右舵55°,加速到5节极速脱离,不要给敌人的战列舰打平直弹的机会,直到逼得他们把所有突前在战列舰前方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后撤到战列舰背后为止。”
一个犹如龙骑兵时代的卡宾枪半回旋战术一般的优美航迹弧线在“格奈森诺号”舰尾被拖曳出来,利用现下的特殊天候情境下,那些似乎已经落后了一百年的战术却发挥出了惊人的效率——双方的有效射击被大大限缩,带来的却是本已落后的战术的重生。
靠着比英国人最快的战列舰还多出节的航速优势,极限航速6节的沙恩霍斯特级用一个个半回旋轨迹使出拖刀计,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把坎宁安上将的耐心彻底拖没了。虽然他自己的战列舰损失不大,只有“乔治五世号”和“约克公爵号”被“欧根亲王”射速恐怖密集的20mm高爆弹炸了十几发——德国人显然知道他们的穿甲弹对“乔治五世级”来说等于挠痒痒,所以索性用高爆弹实施干扰射击,好歹还能利用寸炮的高射速密集弹雨炸烂一些英国战舰的副炮机库和小艇吊车。
可是坎宁安空有七八条战列舰却使不上力,眼睁睁着自己七八条企图为主力舰“打开视野”“搜索潜在埋伏”的轻型辅助舰船在浓雾中被德国人的拖刀计玩死实在是让他无法接受。
终于,他把那些搜索分队中残余的几艘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往回拉了一些,放置到战列舰的背后,让德国人没法利用速度优势避实击虚——如果还想用平直弹揍人也可以,那就堂堂正正来和我那装甲厚实的“乔治五世级”正面硬撼吧!
不过,这个决断做出后没几分钟,库尔特中将就又变招了!
之前一直隐蔽在出击海湾内、利用地形回波遮掩自己存在感的“卡尔大公号”和“特格特霍夫元帅号”在英国舰队的队列被“格奈森诺”像钓鱼一样向着西北拖出去十几海里后,从英军编队的右后方突然加速杀出!当坎宁安见这两个突然出现在雷达屏幕上右后方的大型光点居然就在离自己被拖后的那两艘米国老爷式战列舰和殿后护航舰只不到0海里的位置时,一种阴谋感在他的大脑中油然而生。
不过更让他绝望的事情还在后面,在“卡尔大公号”和“特格特霍夫元帅号”出击后不到0分钟,他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更多密密麻麻的小点,这些船沿着海岸的浅滩而来,利用身形低矮和地形回波的掩护,在突进到距离己方20海里内后才被发现,从已经探测到的数量来,就足足有上百个!他们几乎是在几分钟里面密集冒出来的。
而且,从光点的接近速度来,这些东西恐怕有0……不!是40……45节!起码45节!
坎宁安不知道德国人的鱼雷艇能够开多快,但是他知道皇家海军的鱼雷艇是开不到那么快的,而世界上能够开得如此快又出现在这里的,除了外星人以外就只有德国人的与雷霆了。
自己编队中的驱逐舰在之前的消耗战和德国战巡舰的拖刀战术中折损惨重,前突的那两艘战列舰的副炮也在敌人那些“挠痒痒”的寸高爆弹攻击下损坏大半——这些都是打击雷击舰队最高效的武器!而德国人居然在这个关头、浓雾之中派出了卑鄙的雷击舰队!
坎宁安双腿一软,瘫坐在雷达室的显示屏前面,失神地着越来越密集而靠近的小光点,许久回不过神来。
(昨天还是加班到很晚。。。临时整改了几份申报材料,没能两更了,早上刚写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