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排榜(1 / 2)

加入书签

这是最后一日,考官们在贡院里足足关了一个月,早已气闷。

贡院之中纪律严明,除了一架子《四书》《五经》工具书可看,再没有其他乐子。所有的内外帘官都是书生出身,儒家经典都是烂熟于胸,看了上句知道下句,再读下去也没有趣味。

大家都是熟人,在一起三十余日,该唠的嗑都唠完,到现在就连陈谷子烂芝麻的话儿也没得可说。

想起明日就可以出场,回家沐浴更衣、吃酒耍子,众官员情绪极高。

最后一次转桌会审进行,这次只有十张卷子,却是比上回轻松许多。

依旧如以前一样,大家都轮读卷,然后批阅。

等读到舒日长搜出的那两张卷子的时候,众人都有些惊讶。特别是在读到第二张的时候,一个考官击节叹道:“这人,这文章竟可以这么作,真是大开眼界了。我陕西什么时候出过这么一个人物,也不知道究竟是那个州府慧眼识人,选来的人才。”

“诸君且听这个破题!”说罢,禁不住高声朗诵起来:“必欲闻道者,其心可想也。”

这或许没有甚出奇之处,但听到后面众人都抽了一口冷气。

“夫期之夕死可矣,而道尤不易闻,况其不然者哉!夫子以人之于道,若不欲闻之,而未尝不自谓闻道也。乃为言勇于闻道这之心曰:学者之为雪,将以何为也?”

“秒哉,妙矣!”那考官神色激扬,一口气读下去,直到最后一句。

众考官都是识货的,顿觉此文虽然平实,却将道理说尽,显示出深厚的经学素养,非老于学问者不能为之。而且,此文中带着一股从容、自信、豁达的气度,此中滋味,非常人能够写出。

正是第一场第二题《朝闻道,夕死可矣》。

还没等大家从震撼中清醒过来,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

接下来,那人继续道:“诸君,前番阅卷的时候不是有考生将《毋我》看成母我了吗?我再念这张卷子的第三题。”

众官都是一笑:“快念,快念。”

那个考官清了清嗓子:“备天下于我,斯毋我也。夫不见我于天下,而见天下于我,其功不居,其名不尸,斯为圣人之弘尔?何言之?有天地万物而后有我,此事之可测以其实者也。唯有我而后有天地万物,此理之可信于心着也。知天地万物之固有,而知我之有夫天地万物!”

这下,没有人在说话,都屏住呼吸静静聆听。

如果说先前那题作者写得简朴平实,这一文却大开大合,如同滚滚大江大水,一路向东,肆意恣肆纵横。

一股寒流突然从背心生起,叫所有人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在大家看来,八股文不过是块敲门砖,一旦敲开仕途之门之后就可以扔掉了。早年进学科举的时候,大家专一在格式和文字上下工夫,务必叫人挑不出错来。

却不想今日在此人笔下,这八股文竟被他写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算再愚钝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澎湃的气势,感受到汉语言文字中的优美。

恍惚中,一个羽扇纶巾的学者跃然而出,仰天长啸。

他就是王夫之,王船山先生。

这文字中有魔力,有神在。

“备天下于我,斯毋我也。夫不见我于天下,而见天下于我,其功不居,其名不尸,斯为圣人之弘尔?”一个考官俄咏出声。

不等他念完,另外一人大声喝问:“何言之?”

第三人接道:“有天地万物而后有我,此事之可测以其实者也。唯有我而后有天地万物,此理之可信于心着也。知天地万物之固有,而知我之有夫天地万物!”

就这样,你吟一句,我接一句,将这篇文章唱完。

到最后一句“小人哉,恶足以知圣!”所有人都同时用足力气一巴掌拍在案上。

“啪!”回音激荡。

再看诸考官,都是身体颤抖,面色红,眼中泛晶亮泪花。

李祯等了半天,等到大家的情绪平稳了些,才缓缓道:“浮屠谓七识分执八识相分妄计为我,乃生死无明根本。无父无君,禽心鬼计,皆自此而兴。鄙儒引此无我以附会直,得罪于名教以侮圣言,无可逭己。”虽然是给了最后的评语。

这评价极高,可以说是国朝各省乡试以来从来没有过。

舒日长:“有此文,本期秋闱再无遗憾了,当为案。”

“对,单凭此文,当得第一,否则天下人如何心服?”众官都同时点头,这篇文章已经彻底将他们征服了。

一个考官道:“此作是哪房遗落的,好再被大宗师们搜遗搜了出来,否则,若是传了出去,我陕西官场都是面目无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